教育分层后中产阶级子女的留学之路
2016-10-26 小编:长安 0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为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大城市就像是抽水机,从国家各个地区抽取着最优秀的人才,使其自然拥有最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及人力资源。无数年轻人的涌入更加推动了大城市的发展,随之形成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


  自然而然,随着财富积累到一定数量,社会自然形成阶级分层;大部分优质资本汇聚在少数人手中,使之成为所谓的“精英”;中等阶级拥有优质技术,故服务于社会中的精英人才,也因此在社会中找到可以立足的一席之地;而社会底层人员因为其有限的知识储备及认知能力只能停留在社会最底层。

  社会分层在许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社会中已存在多年,直接导致了该国家教育分层严重。精英阶层的孩子6岁开始每天早餐时会读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他们也知道自己初中就会进入精英学校、18岁考入耶鲁哈弗、成人后步入政坛或者从事商法。中产阶级的孩子,随着认知能力加强,男孩会开始懵懂发现种族歧视的现象,并且开始关注、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开始注重自身价值的提高培养才艺。而贫穷的社会底层的孩子,却很可能每天在自己的社区里与他们的小伙伴们讨论着一些非法违纪的活动。

  美国的教育分级很难打破,环球教育(原环球教育)天津分校写作组杨冰老师认为:A brief glance at permission of Yale University is sufficient to demonstrate this。

  进入耶鲁大学这样的常青藤学校通常有三个途径:

  1.要掌握WASP所青睐的体育特长:比如马术、击剑、滑冰、高尔夫。这个要求有一个连带效应,就是可以把有钱的家庭挑出来。

  2.家长是校友。这个非常容易理解,西方国家非常注重校友团。有句话叫做“一代藤校,代代藤校”。美国前财政部长也曾说过一句话:“招收校友也是我们建设社区文化的一部分”。

  3.捐款。对于很多私立学校,校友和校友的孩子和学校经常保持着终身的联系,自然捐款多的group会得到更多的录取名额。

  从上面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别说是底层社会的孩子,就算是中产家庭的孩子想要跻身于精英学校也是非常难的。更加让人惊讶的是,以上关于教育分层的担忧已经在中国悄然发生了。

  如果说寒门学子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话,那么最好的例子就是创办了“血豆腐”的Y同学。在20世纪80年代参加高考可以改变生活,的确可以使得说英文像日文,兴趣爱好只会插秧的俞同学一跃成为著名民营企业家。因为那时候中国社会阶层还未固化,教育分层还未显现。

  而今,2014年北京大学招生统计,来自精英家庭的孩子占比高达40%;而精英家庭在全社会中比例不到1.7%。这数据完全可以说明:更多精英家庭的孩子获得了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6岁的时候虽没有读华尔街邮报,但却也游历各国;18岁的时候护照因为44页都满而去更换。

  而对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孩子而言,父母痴迷于教育,给孩子报名的补习班高达20多种,他们希望孩子可以bilingual 甚至multilingual,从众多同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发生这样“对教育痴迷”的原因很简单,中产阶级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打破分层,或者至少保持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所以他们会不惜所有给孩子们投资在教育上,出国便成为大趋势下的小趋势及必然趋势。

  如果说相比于90年代出国的学生,他们是希望出国看看世界,而且大部分海归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中的精英;而现在出国留学却只是家庭建设中的一个保守的决策罢了。父母们深切的希望着:孩子可以在出国留学的过程中真的学到了知识、塑造了人格、接触到了上层社会的精英、进入学校校友联系圈,以便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虽然富有不是一代就能完成,而贫穷确实会将人们封锁,所以不论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中产阶级人们的美好愿景还是应该从此刻就开始积累。为了梦想远航,多晚,都不晚。

大家都在看
我要弥补短板
雅思
量身定制
冲分方案
托福
高效学习
迅速出分
A-LEVEL
串讲知识点
精讲各科
在线课程
创新式
直播互动教学
立即选课
机经下载 最新优惠
热门专题

北京环球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21 Global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3671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7201号 | 天津市和平区环球雅思培训学校

weixin
扫码关注领优惠